top of page
iiiNNO

[創業觀察站] 台灣新創產業缺的不只是廟,而是廟公廟婆

在新的一年2019,在媒體或圈子裡,大家開始關注台灣的新創產業的發展。 有的關注在服務業者及政府扮演的角色和其績效,有的關注在資源是否放在【對的地方】,


或提出台灣的新創基地/聚落/育成中心/加速器發展的【方向或數量】上不同的觀點 。

到底我們面對到的挑戰是【結構性】成面呢? 還是有更多的因子需要更深成的來探索呢?  那標題上提出的【廟公廟婆】和新創生態圈的關聯,到底就在哪裡呢?

以下是這幾個月在媒體發表的文章,在新創生態圈點燃了討論: (小編會持續的更新以下的列表,讓大家能持續的掌握到不同的觀點)

  1. 【數位時代】一月份刊登的【瘋創業時代結束,台灣創業家的轉機在哪裡?】裡面最金典的一句話【當創業風潮退了,到時候看看誰沒穿褲子】來在描述台灣新創產業服務業者的現況。

  2. 【今周刊】二月份刊登的【與其引進加速器 不如招商與辦學】裡面提到的一個觀點在探索【引竟國際加速器】的策略對台灣的發展會如何。身為台灣及亞洲最有能量的AppWorks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及前合夥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台灣的新創聚落/基地/加速器/育成中心/創客空間是否過多? 或是在國際化的競爭,需要Up Up!?

首先,先不管目前在台灣建構【聚落/基地/加速器/育成中心/創客空間】的資源或資金來源 (e.g 100%政府計劃 、企業贊助、100%個體戶或混搭部分自籌及部分政府企業贊助),相信當初在規劃及設立的初衷都是以【幫助創業者或年輕人】而開始建構的。

但為什麼2019的年初,【過多】的議題開始被拿出來討論呢? 還是在全球的競爭下,國內外的創業者有著多國的選擇,導致具有國際能量的創業者,會【選擇其他國家】的服務,進而導致大家開始討論【績效】呢?

在新的一年裡,突然對新創產業的關注,是否是因為大眾對【現況】有種【不能再等】的感受或焦慮呢? 還是因為台灣的特性,不定期的被關注,不管是【誰來做】,都會被拿【放大鏡】來檢視,並【被期待能立即看到績效】呢?  或這個熱門的【新創產業】議題,成為現在人人關注台灣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議題呢? 又或著因為這十幾年來的努力,在不斷投入資源的狀態下,還尚未找到像【美國或以色列或他國]的【手感】或【成功關鍵元素】,而導致會對既有的投入,開始檢討呢?

如果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國家的新創生態系或是台灣廟宇的生態圈,會不會有不同答案呢?

其實如果我們把同樣的問題放在台灣的【廟宇生態圈】,請問我們會說台灣的廟過多嗎? 似乎不太會,因為每個廟好像都有自己的信徒,香火不斷。不管是大廟或小廟,有不斷以創新的手法,像是用分店的方式來經營,並結合科技新型態的溝通管道像是社群媒體/電子報,跨出實際的空間限制,在台灣或海外服務自己的信徒及潛在的支持者。

另一個觀察,以【別的國際】新創生態圈像是美國及中國,比較不會看到媒體或社群討論是否數量過多。就算過多,討論的方向和在台灣也不太一樣。在中國據說光是加速器就有超過2000~3000家或在美國在小編沒有數據的支持,初估也有約200家左右的加速育成機構。

一個初步的討論方向,可以總結說【數量】是一個觀察的現象,但如果在台灣每個單位或計劃或機構有自己的商業模模式,能永續經營並源源不絕的有客戶上門而來,【數量】還會是一個【主要】討論點嗎?


如果在台灣的新創空間或單位【是真的過多】或【能量真的不足】,那到底是結構性的問題? 還是缺了臨門一角呢?

小編自己在iiiNNO國際加速育成機構服務,自己也在台灣新創生態圈學習及嘗試快六年多了,看到的是另一個成面的【挑戰】。其實目前討論的議題,不只是發生在台灣的新創圈,在其它的產業也有類似的狀況。以下兩個主要的狀態,橫跨不同產業,幾乎是台灣獨特的現象。其實台灣一直面對的【結構性的挑戰】和嘗試在不同產業或議題努力的問題,答案就是【台灣人不擅長打群架】。這一句話就可以說出台灣的宿命,只能說近這二十年的科技和新創展業,【打群架】是我們一直在摸索的課題。

  1. (1) 第一現象: 蛋塔效應 >> 在台灣大多的基地/聚落/育成/加速器,在努力打出具有國家或國際級的績效時候,新的機構或計畫不斷的推出來。

  2. 近期有個笑話,創業計畫或比賽或單位,好像比實際在創業來的多。

  3. 有些論述提到,有可能是既有的空間、聚落或加速器,尚未有【美國矽谷般】的績效,或因為創業者好像沒有真正的在【使用】,所以有可能初步的認為是【缺乏產業的深度】,所以近期看到了新推出的計畫或空間都具有【產業及科技為技術議題】的能量。

  4. (2) 第二現象: 多單位及獨立營運 >> 在國外和國際級的聚落或基地,當然一定也是有政府的支持,但在實施的方式會盡量嘗試以【打群架】或【生態系】的思維。在滿足不同計畫或政策當初的設計,一起在同一個平台上來服務。

  5. 【產官學】一起合作,是很多產業轉型後希望能達到的。在國外看到的是產業及政府和民間單位或個體戶的合作。在台灣的結構性,看到的是產業和民間還在學習如何合作。尤其是往往都是需要政府來當媒人的狀態下,產官學才有機會合一。

那為什麼台灣的廟宇,還在持續的蓋,沒有人【喊停】或出來說【過多】?

所以如果真的要突破,到底要做那些突破呢? 雖然很難立即去突破台灣一百多年累積下來的【結構】或【文化】的特色,(尤其是文章上討論的兩個現象)。那是否我們可以借鏡【台灣廟宇】成功的案例,來改善【台灣的新創】現況。說不定,真的問題不在【過多或不足】,而是台灣要在不到十幾年的努力下,點燃具有【矽谷般】的能量或賦予【國際能量】的期望。

如果從自己的經驗,小時候的我是在廟宇(e.g 場域、聚落或育成加速機構)農田環境長大的。往往在地的廟宇會不定期舉辦廟會(生態圈的新創活動),而且特別會邀請阿公阿嬤和附近一樣耕田或從事小生意的長輩們(e.g 生態圈的利害關係者),一起討論如何在收成後,在廟前感謝神明給予祝福 (e.g. 打群架,以共好的精神來籌畫)。通常廟裡都會有一位很熱心的【廟公廟婆】(e.g. 社群經理或專員 community manager or specialist  / 生態圈建構者 ecosystem builder) 為了村子或里的大小事與里長【一起來解決】。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廟會的節慶,會有小孩喜歡的布袋戲,長輩們愛看的歌仔戲,甚至會有從別的地區一起來舉辦聯合慶生 (e.g. 和不同單位一起舉辦Demo Day)。小孩子就忙的擔任義工,協助外地來的朋友或如果幸運的就會被選上隔天打鼓站在卡車上巡迴整個城市 (e.g. 為創業家慶祝 celeb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如果我們很大膽的說,其實台灣【新創的產業】的空間或聚落或加速器【不是過多或沒有能量】,反而缺乏像是廟宇的靈魂人【廟公廟婆】,以【共好】協助【永續經營】並【打群架】的前提下,是否台灣的現況將會解決呢?

那難道國外的基地或空間或計畫也有【廟公廟婆】嗎?

其實是有的,只是名稱通常是以【社群經理 community  manager】或 【生態圈建構者 ecosystem builder】的名稱默默對自己的生態服務。如果真的要以鄰近的國家或在台灣,其實這些夥伴是可以被尋找到的。

廟公廟婆的特質:

  1. 很愛及用生命般的力量來關注及投入自己國家或地區【生態圈】的發展

  2. 非常喜歡【打群架】及【跨界合作】來服務大家,創造在地的特色及能量

  3. 不怕被批評,不斷的尋找讓自己生態圈連結國際的【元素及合作夥伴】

  4. 在不被看好,以有限的資源,透過【運動的發起】連結跨區或跨國

在亞洲不同地點的廟公廟婆:

  1. 香港/HK: Casey 五六年前之前,以自己及幾個好夥伴成立的 StartupHK。近幾年加入了 Web Summit 國際新創展單位,在香港推動每年一度的Rise.

  2. 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玻政府七八前年(2010)以實驗性,找了一個工業工廠的地點,建構了現在全球知名的新創聚落Block71系列。在這個聚落就有好幾位已新加坡出發,把共創及新創的能量帶到亞洲的新創服務業者,列如: NUS / Tech in Asia / e27 。而這些單位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人物,以共好一起為這個聚落及自己代表的單位一起努力。

  3. 韓國/Korea: 雖然韓國一直嘗試者建構自己的國家或世界級的計畫,有幾個計畫像是 D.Camp / KEF / K Challenges 都會有廟公廟婆的角色。

  4. 日本/Japan: 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日本福岡的高島宗一郎市長及名間機構的明星和樂/MyoJoWaraKu的幾位創始人(包含非常希望台日能一起合作打群架 Nulab Inc 共同創始人兼執行長 Hashimoto San),一直希望能打造福岡為日本的新創入口或基地 (Fukuoka Growth Next)。這位市長常常會在聚落的酒吧或活動出現,不需要預約,就可以一起捲起袖子來討論如何讓國內外的創業者,藉由福岡在日本成功。在福岡市長還沒有正式和台灣幾個官方單位簽約前,2014就有來到台灣紅樓,以明星和樂2014的科技音樂祭在台灣舉辦,聚集了快五千人。

總結

如果真的【廟公廟婆】的論述在台灣新創圈是可行的,那是否在建構更多的【空間/聚落/育成機構/加速器】,能開始嘗試培育及把更多資源放在這個關鍵的【角色】。台灣是否也有【廟公廟婆】的人呢? 其實有的,我們也常常和這些夥伴合作及聯絡。 因為目前在台灣的結構性的問題,很多夥伴都是以默默地付出,希望有一天這樣的【能量】能被產業化。

台灣加油,對台灣是有信心的!

PS: 小編對所有大家的付出絕對是肯定的,大家加油,一起讓國際看到台灣。台灣生態圈,面對【結構性的挑戰】,絕對是一步一腳印的【摸索及嘗試】,找到快速提升的【手感】,讓讓國內外新創者從台灣或藉由台灣往國際拓展。

(1023)

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